教育实践活动报道:副校长杨力调研报道
 
发布时间: 2013-10-14 浏览次数: 233

 

暑期中,杨力副校长先后走访了图书馆、信息技术中心、各科研院所、高翻学院、新闻学院、传媒学院等基层单位,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调研。在调研活动中,杨力认真听取基层单位与一线教职工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深入了解广大师生员工的诉求,以切实解决广大师生的实际困难,更好地为全校师生员工服务。

在与图书馆和信息技术中心座谈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陈华沙率先发言,他表示作为学校服务窗口单位,信息技术中心是与广大师生员工接触最多最频繁的部门之一,常常听闻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如:学生反映比较大的网络问题,对此他建议采取复旦正在运营、东华准备运营的模式,拟请三大网络运营商直接进驻校园,收取较低的网络费用,将该业务外包也有利于学校整体管理。副主任徐铮宁表示,为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信息技术中心会及时维护好各类设备,并逐步加强教技员工的整体素质,为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贡献力量。

谈及图书馆建设时,馆长胡礼忠和常务副馆长白晓梅先后提到了师生员工较为关心的几大问题,如: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小语种图书采购、馆藏图书安置、两校区间图书运输、图书馆购书经费紧缺等。同时,他们希望学校在原有图书采购模式的基础上考虑几种采购新方式,也建议在新建学生公寓楼时考虑在地下和一楼建立起一个除湿恒温的密集书库,以存放大量不常用的书籍,从而留给学生更多阅读学习的空间或采购存放新书。

座谈会最后,杨力表示,作为与广大师生员工接触最多、为其服务最多的窗口单位,图书馆与信息技术中心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广大师生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发扬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以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任,努力为学校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在科研院所调研期间,杨力副校长首先强调了坚决反对“四风”的涵义,他表示,党中央多次重提“艰苦奋斗”各时期的内涵,是为了在新形势下继续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认真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总要求,以身作则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出席调研座谈会的科研院所同志重点围绕反“四风”的主题畅所欲言。谈到“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中东研究所名誉所长朱威烈表示,由于科研院所长期经费紧缺、比较艰苦,无论举办会议还是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都历来奉行勤俭节约的原则,遵从中央对于“精简办会”的要求,从未出现“享乐”、“奢靡”现象,院所也会积极学习国外各大学术会议的相关经验,把节俭办会、高效做事落到实处,形成学校良好的办会风气。但是对于“精简办会”的要求也不应一刀切,有些需要做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会议,该办还是要办,该邀请国际著名学者的还是得邀请。谈及“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现象,朱威烈认为,学校里或多或少还是存在的。形式主义方面,仍存在“重争取、轻落实”现象,往往在申报时“要资源、要项目、要资助”,等申报成功了却不作为或做得不务实、不到位;文学研究院虞建华教授认为,有些会议筹备时开得轰轰烈烈,开会时各项时间节点要求得都很细致,但开完会却无人具体落实;文学研究院副院长郑体武也表示,有些项目前期调研不够、材料提供不够,各职能部门如何加强服务意识,在项目开展前充分做好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全校各层面的意见和建议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另外,几位教授还提出“官僚主义”表现在几个方面:干部管理方面存在“劳心不劳力”现象,往往拨一拨动一动,只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而不会主动思考问题,缺乏主观能动性;整体教学改革方面,如何摒除长期以来养成的“慵懒之风,不作为之气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应紧跟国家理念和重大需求,集中力量发展学科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要在具体实践中体现与落实。

根据在座代表的反馈意见,各科研院所的主要问题还集中在科研成绩不够显著、行政经费严重不足、进人指标难以完成、松江教师办公室缺乏、科研经费报销困难、优秀本科生流失,以及由生源问题引发的一系列教学问题、科研问题、学科建设问题等各个方面。

对于出席座谈会的代表所反映的普遍问题,杨力表示,学校已充分意识到部分问题确实存在,也正在积极商讨相关对策、酝酿改革。在科研成绩方面,各科研院所一定要提高危机意识,不仅要和外语类院校竞争,也要和其他兄弟院校比较,看到其他高校在中外合作办学上发展的迅猛之势,尤其要加强院所中青年教师申报项目的比例,加强他们的科研力量拿下更多项目。杨力强调,学校此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历时五个月,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科研院所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继续加强“反四风”学习,认真践行“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身作则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体现“为民、务实、清廉”的宗旨。

随后,杨力副校长高翻学院、新闻学院、传媒学院进行了调研座谈。各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与教职工代表重点围绕反“四风”主题,对照学院自身存在的问题、工作中的困难和后续发展的方向,积极建言献策。

高翻学院首先进行了自我反思,院长柴明颎表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伴随实际工作总或多或少会出现。就“形式主义”方面来说,举办国际会议时、进行专业交流时均容易出现,同时,学院虽然明白要走国际化路线必须要坚持创新,但由于体制机制所限往往只能做些表面能做的事,而不敢创新、难于创新;在“官僚主义”方面,从学校领导到学院领导再到基层职工,大家普遍感到日常工作头绪太多、应接不暇,常常忙于形式、疲于应付各种会议、文件和接待,而无暇关注一线教师的工作与生活,高翻学院原有的听课传统在近两年也很少实施,很难有时间与教师探讨教学问题,学校领导则更是缺少时间倾听基层想法。柴明颎强调,高翻学院始终遵从国家对于“精简办会”的要求,即使在院庆十周年之际,实际使用的办会资金也仅为预算的一半;尽管中央要求举办任何会议都不能在会后安排旅游活动,但是在举办国际会议时是否仍应考虑陪同国外来宾进行适当的中国文化考察,这也有利于国外学者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在弘扬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增进了学术交流和国际友谊。此外,在申报各种项目时,常常发现上级在设计申报表时脱离实际,硬性规定各种指标,导致有内容无处填、有特色没法填,他建议上级部门在设计项目申报表时,能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深入了解基层实际,设计出更为合理、更具可操作性的申报表。

新闻学院总支书记刘蓉蓉发言时谈到,她从基层教职工处了解到三方面建议:第一,为进一步加强沟通、促进交流,让广大师生员工更多地了解领导,也让领导更深入地了解群众诉求,建议校领导每学期坐一次班车、在食堂用一次午餐;第二,为避免对不了解的领导进行考评打分,建议调整考评机制;第三,学生对母校的情感需要各个环节、各种活动慢慢累积,如何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更好地倾听学生诉求,也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学校职能部门、了解校领导值得学院和学校进一步思考。院长郭可则表示,建议学校严格推行“上海外国语大学预算制”,区分语言类学科和非语言类学科在学科建设、环境建设、考核指标上的不同,力求把预算中的每一分都用到实处。

谈到“群众”的定义时,传媒学院总支副书记房叶臣表示,就学校而言,一线教师是最基层的群众,而我校的管理部门并没有履行好上通下达、全局安排工作的职能,在“就业率统计”、“二专建设”、“教学科研比重”等问题中,往往调研不够充分,缺少听取一线教师意见的环节而直接执行相关政策。副院长朱晔建议,学校应该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以“教师”、“学生”为重,在制定政策时多倾听多参考师生建议,因为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对学校的感情都是慢慢培养的,只有充分考虑教师想法和学生诉求,善待教师、善待学生,将来才能获得师生回报。

此外,各院系还提到的普遍问题有:管理方面,青年教工住宿难、虹口校区教室流动难、缺少教师办公室和资料室、教师整体工资水平低、外教在松江无宿舍、办公室无空调、课时费过低、现有教师评估体系不合理等;教学方面,传媒学院顾天柱老师建议学校考虑在通识教育中更多融入人文社科类课程;科研方面,传媒学院胡光老师建议吸收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虽然本科生学术规范不够,可他们往往在创新性方面具有独特视角,因此希望学校能考虑为本科学生设立学术资助项目。

调研座谈会最后,杨力副校长表示,通过此次与高翻、新闻、传媒三所学院教职工面对面交谈,深入了解了基层群众的真实心声,也充分听到了广大师生对于学校、学院和自身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师生们所反映的缺少与领导沟通机会的担忧,杨力回应,近两年为了使学校未来的发展打下扎实基础,多考虑从宏观层面、整体规划方面做工作,由于忙着学校重大项目申报、重大基地建设,而忽略了与一线教职工交流接触的机会,今后一定会在此方面着重加强,多倾听广大师生的诉求,更好地为师生们服务;而关于“预算制”问题,学校正在积极商讨相关对策、酝酿改革,将来一定会实施,届时还需要各院系、各部门充分做好预算规划,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工作。(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