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是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其中,“照镜子”既是一个基础性步骤,又是一个关键性环节。党员干部只有拿镜子认认真真、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照清楚自己、照全面自己,才能找出自身的差距,也才能有明晰的依据和强大的动力“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上海教卫工作党委系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中一个明确的要求是:全系统广大党员干部首先要“照镜子”,这就要求全系统党员干部必须以党章、党组织的托付、群众的期待和满意为“镜子”,以更严的要求查摆“四风”问题。
说到照镜子,有两个典故是不妨重新提一下的:一个来自《战国策》里一篇很有名气的文章,写的是春秋战国时,齐国的相国邹忌经过“朝服衣冠窥镜”、“窥镜而视之”,既照出了自知之明,又以现身说法,启发齐王自觉纳谏,从而收到了完满的效果。
还有一个故事:唐朝著名的谏诤之臣魏征胸怀大志,胆识超群,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大胆进谏。在他任职的几十年间,为了使大唐民富国强,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了二百多次。每一回,唐太宗都慎重地思考他所提的意见,尽量采纳。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李世民说了这么一段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照镜子”的目的为了“正衣冠”,让自己的“衣冠”端正。每一名党员干部照完“镜子”之后,都要仔细查摆在“四风”方面的问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四风”问题,不是有没有,而是多和少、轻和重、深和浅的问题。正如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所指出的:“只有各级主要领导真正有胸怀、有气量面对批评,真心实意想找出并改掉作风上的缺点和不足,群众才会真给你提意见,周围的同志才肯真帮你找不足,我们才能找准找实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结合自己的思想、工作实际,带头查找自己的“四风”问题。纠正存在的错误思想作风和工作方式方法,不仅让自己“五官端正”,胸襟宽广,更要“吾知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强调,要对照党章,对照廉政准则,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对照群众期盼,对照先进典型,查找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方面的差距。
从中可以看出,党章、廉政准则、改进作风要求、群众期盼、先进典型,这就是党员干部的“五面明镜”。其之所以“明”,乃在于这“五面明镜”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体现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寄托着共产党人践行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
笔者认为,上海教卫工作党委系统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以党章、廉政准则、改进作风要求、群众期盼、先进典型为“五面明镜”,可以多层次、多角度、真真切切、清清楚楚地照出缺点和差距。
因此,党员干部要以“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勇气来对照这“五面明镜”,敢于触及灵魂,勇于直面问题,以认真的态度用好这“五面明镜”,就能真正地查找出问题和差距,从而端正自己、清明为人。(缪迅)